内容详情

以家为盾——写给武汉之外的“武汉”人

发布时间 : 2020-02-15 01:53:35 | 作者/来源 :  | 阅读 :

武汉,千万人的第二个家!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恩师、好友……虽已回家,但仍心念武汉,因为我们都是“武汉”人!

1.家,是避风港

“应对疫情要抓住两个要害,一个是早发现,一个就是早隔离。这两条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钟南山院士

你,在家待了多久?一场蔓延的“疫”战,沉寂了整个春节。从钟南山先生提醒大众注意“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警示,到武汉“病毒性肺炎”数据的与日俱增的趋势,随之线上线下口罩的哄抢而空的现状……你,开始紧张了吗?“封城”一声令下,四方响应“内防外控”的号召,各地开始挨家挨户进行返乡人员信息排查:

“你家是否有返家人员?”

“你是否从武汉回来?”

“你是否经过武汉?”

“你是否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人?”

“你返家多久?”

……

被登记了信息,成为了“居家隔离人员”,门口被贴“此户为隔离人员”的挂牌,被要求进入统一的“返乡人员”群进行实时监督,返家信息被泄露,可能接到过干扰电话。

你,在家做什么?疫情当前,宅在这一方天地里,不受控制的想去获得更多有关疫情的最新进展。足不出户便知道了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连续七八个小时的刷微博、朋友圈,时刻关注真真假假的热点:

疫情确诊人数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医院医务资源缺乏,患者一床难求;

火神山医院建成神速,方舱医院集中收治;

各方社会人士无私解囊,一省帮一市暖心驰援;

……

每一天在网络世界里,情绪都随之大起大伏,深夜二三点也在搜集着疫情的各种信息,恨不得自己能奔赴前线去做些什么,白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数据的情况。安全感不断下降,不由自主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感觉自己出现头痛咳嗽等症状,怀疑自己的健康状况。

你,开始慌张了吗?居家隔离的时间长了,看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狡猾”,你是否害怕了?躲过了“初一”,迎来了“十五”,接下来的14天又该如何规划,疫情的“拐点”何时到来?

是恐慌于疫情的日趋严重;

紧张于家人身体健康;

怀疑于自己身心状况;

局促于自身自由的限制;

悲愤于新闻事件的残忍;

感恩于八方援手的真情;

……

各种各样的情绪不断涌现,好坏情绪不断起伏,生活被疫情围绕,情绪随疫情波动, “我们”还能做什么?

2.家,是责任

“现在开始,每一位都是战士!我们只要闷两个星期,就把病毒给闷死了。所以,你现在在家里,你是在干什么?你在家里不是在隔离,你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吗?病毒也被你闷死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宏文教授

生活一直向前,疫情总会退去,日子不能被负面情绪笼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科学防控而非一味沉溺,照顾好自己就是照顾好家人,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的担当,更是对社会的贡献。从行为上:

(1)听指挥,讲卫生

①听安排。尊重社区医务人员的安排,每天两次查体温及时报告,密切关注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②防传染。保持鼻、嘴和口腔的清洁卫生,打喷嚏和咳嗽要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要乱扔纸巾,统一放入专用垃圾袋内;

③勤洗手。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用流水彻底清洗,采用七步洗手法,包括交叉手指、揉搓双手、揉搓拇指和手腕、在手掌上揉搓指尖、最后清洗所有区域;

④常消毒。隔离人员的餐具消毒单放,不要共用碗筷、水杯,使用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清洗,单独使用,用过的餐具集中用沸水清洗,定期给家庭环境进行消毒。

(2)作息饮食,提高免疫力

①均衡饮食。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基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②睡眠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保持作息规律,白天不要一直休息,睡前尽量少玩手机,可以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等。早上尽量同一时间起床,晚上同一时间睡觉,建立稳定的“生物钟”。

③坚持锻炼。在家隔离期间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果家中有健身器材,可以充分利用;如果没有健身器材,可以在家中做一些仰卧起坐、俯卧撑、健身操等活动。

(3)信息适度,生活需规划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谢斌表示,市民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关注疾病信息上,每天接受与疫情相关的信息的总量,不超过接受信息总量的40%。生活不能被疫情信息覆盖,对待每一天应该合理规划,可以利用被隔离的大量时间,做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学一门课程、掌握一门技能、看书、练字等。

3.家,暖人心

“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由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

——钟南山院士

疫情当前,虽宅在家中,可能已身心俱疲。疫情是一场持久战,“拐点”时时未到,病例数量与日俱增,信息扑面而来,人心惶惶,焦虑、约束、紧张、害怕、悲伤的心逐渐加剧。生活何时回归正常,身心如何调适?

(1)接纳自己的情绪

此时此刻出现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试问在危难当头,何人不慌?当我们出现恐惧、害怕、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时,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人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学会接纳这些情绪。但是为了防止持续或过度出现这些负面情绪,要学会建立自我防御机制,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从认知上要正确认识疫情,善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和判断力,减少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2)有信心,要相信

疫情可防、可控,我们应莫慌、莫怕。国家卫健委提出,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好最强大的免疫力。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要相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定会有成效;各地严格的限制措施也让我们感受深刻、逐渐安心;治愈人数的不断增加给我们带来希望;我们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也会护自己安全。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医务人员有信心,对国家有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人生有了“相信”,让自身拥有“强免疫力”。

(3)转移注意力

为了免受疫情的长期困扰,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疫情的过度关注。注意力一转移,人一忙碌起来,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疑病和焦虑了。例如,随着“在线课堂”、“网上工作”的出现,大家的时间也被部分转移到了工作与学习之中,减少了全身关注疫情的精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保持。而且,也可以通过看书、看电影、写日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干一件事,充沛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于对疫情信息的过度搜集之中,有利于缓解对疫情产生的过度困扰。

(4)寻找心理支持

没有了车辆流动也没有了人群的声音,隔离在家这段时间里,一个人被约束在小小的房间里,不知时光如何打发,产生虚无感,渴望自由。此时可以学会独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思考自己的人生与规划;可以与父母进行沟通,组织家庭内部活动,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与朋友倾诉,通过微信、QQ、电话等形式与知心朋友进行聊天解闷;也可以寻求网络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咨询人士的帮忙,一解心中的不适与困恼。

“我们隔离的是病毒,隔离不了的是彼此的爱”

——白岩松

家,隔离病毒不隔爱,以家为盾,听指挥、心不乱、有信心,继续宅!钟南山院士说什么时候动,我们就什么时候动!这场战“疫”,非赢不可!






作者:周迪

指导老师:张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