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战“疫”,与你同在。
庚子年的伊始,因为新冠病毒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蒙上了一层白色阴影。随着疫情的扩散,感染人数越来越多,你听说身边有认识的人也不幸感染了,虽然不是你亲近的家人朋友,但是你仍旧开始感觉到害怕、担忧、不安,甚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适感……此时此刻,该怎么办呢?
那么,为什么只是“听说”就会产生难以控制的消极情绪?
你可能属于疾病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同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易感人群的定义是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像李兰娟院士说的“人人都是易感人群”,其实只要和病毒近距离接触,被病毒入侵所有的人都是易感人群,不管免疫力再强的人也可被感染。只是如果感染上病毒后,免疫力强的人群表现出的症状相较轻微,病后恢复能力较强,容易战胜病魔,得到治愈。
应对措施:积极防御
1. 做好防御措施:易感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去疫情高发区;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外出要佩戴口罩;在家加强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 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每天的高蛋白食物的足量摄入;开展个人体育锻炼,例如瑜伽、打太极等,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对于易感人群,在平时的基础上应适当加量。
除了身体原因以外……
你也可能属于情绪易感人群!
情绪易感人群:情绪易感性(Emotional Susceptibility)高的人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实际上,对于“有认识的人感染”这件事而言,一般人产生的负面反应很有限,并不会对情绪状态和日常行为造成明显影响,但情绪易感的人则难以控制自己负面情绪,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异常,例如失眠、头痛、焦虑、恐惧或过度防护、强迫行为等。
也就是说,就算感染的人并非你近旁的同学亲友,只是认识的人,比如邻居或者爸妈的朋友同事等,而你可能仍然会感到难以控制的担忧和恐惧。
那么,对于种种情绪问题,易感个体而言,又该如何应对呢?
负面情绪的主角-焦虑(Anxiety):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即对于疫情扩散的担忧和恐惧。
应对措施:采取行动,积极应对。
1. 调整态度,有效行动:应对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正面对待引发焦虑的事件。我们可以尝试将焦虑不安的情绪转化为对疫情的合理重视和积极的防疫态度,保持良好习惯。
2. 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并保持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将自己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固定下来,稳定感能帮助提升安全感。
3. 寻求社会支持:在面对一个未知的处境时,担心和忧虑的情绪可能随时出现,此时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和亲人好友的有效联系来排解这些不良情绪,例如向家人倾诉,或者给朋友打电话述说自己“孤独、害怕”的感觉,相互鼓励,共渡难关。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团队的支持。
消极情绪的漩涡-注意范围模型:个体对信息的注意范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身边的人感染而诱发的消极情绪会缩小个体的注意范围,使注意集中于负面信息(例如,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很强),容易诱发对负性情绪的“反刍”思维(即注意力持续聚焦于负面信息以及自身的消极感受,并且反复思考,导致消极情绪的强化和加重),使得个体陷入情绪的泥潭难以自拔。
应对措施:破除“反刍”,改善情绪状态以扩大注意范围。
1. 正念疗法:如果你感到深陷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可尝试正念疗法。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感觉上,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气,至少持续三次完整的吸入和呼出。感受此时在脑海中出现的念头、想法、情绪等,不去评价和批判它们,而是自然的接受它们的存在。当你不去刻意和它们对抗的时候,它们便会自己慢慢消失。
2. 合理发泄: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引起这些情绪出现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将它们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心情低落、紧张时可通过大声唱歌来让自己放松;烦躁、愤怒时可通过听平缓的纯音乐来疏解。
获取信息也会近水楼台-可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认知偏差的一种,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如个体在疫情的风险评估中,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例如“我认识的人感染了”),而忽视对其他信息(例如“本地区感染人数并不多”)的理性思考,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例如夸大自身被感染的可能性),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消极情绪。
应对措施:从多角度对于自身感染的可能性和疫情的严重性进行客观评估。
1. 有意识接触正面信息:在电视、网络上浏览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多关注官方发布的、积极的消息,尽量远离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的消极信息。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消息来源,从而对于自身感染风险和疫情的严重程度做出更为理性的认知和判断。
2. 合理评估:其实,个体的各种负面情绪都与对于疫情的风险评估相关。其实,有认识的人感染并不意味着疫情进一步扩散,也不意味着自身感染风险变大。
(1)疫区:对于自身感染的可能性而言,如果身处疫区,要相信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个人和政府都会更加谨慎的对待疫情,所有人都在为了控制感染做出最大努力。只要减少外出,合理防护,也不必过分担忧。
(2)非疫区:如果身处疫情不那么严重的非疫区,更要相信政府的各项措施是有力、有效的,已经很好的控制了本地的感染人数,只要服从管理,科学防控,普通民众被感染风险是比较低的。
善良的人更易“受伤”-移情-利他主义假设:移情,通俗而言就是共情、同情,会导致亲社会助人行为,而这种行为会让提供帮助的人感觉良好,但当基于移情的助人行为不能成功实施时,帮助者就会经历消极的情感。简单来说,如果你听说有认识的人感染,对ta的遭遇感同身受、产生同情,却又无法帮助ta排除痛苦,此时,自身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解决措施:同辈支持,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
同辈支持可以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平等的个体给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如果被感染的人恰好是你的同辈,你可以通过同辈支持这一手段,帮助ta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同辈之间更能理解对方,更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或是提供帮助。例如,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关心、支持被感染的同学。
1. 鼓励配合治疗:有条件时可以通过电话、语音等方式鼓励ta。强调积极的信念,坚定治愈信心、可告诉ta现在医疗条件十分发达,何况我们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只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一定会没事的!
2. 提供积极信息:可时常向ta转发一些对于疫情的积极消息,例如康复、治愈的经历等,增加ta康复的信心。在为ta提供消息的同时,也可让ta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积极关注,让ta感受到被陪伴、被关心着、感受到体贴和温暖,有充足的能量去面对可能存在的压力和恐惧。
3. 倾听:感染病毒无疑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此时此刻能够耐心、温和的倾听ta的诉说对感染者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安静的倾听可以排解ta的负面情绪,帮助ta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同时也可以将稳定的情绪状态传递给ta,通过你镇定的态度传递一种“一定没问题”的坚定信心。
如果你身边出现了感染者,一定要保持理智、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如果尚有余力,能够给予被感染者支持就是最好的了,毕竟ta才是最害怕、最担忧的那个人。相信没有不会过去的冬季,也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圆满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 张阔. 公众应避免对消极情绪的反刍思维[N]. 天津日报,2020-02-12(003).
[2] 刘建斌等 . 商科类研究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认知和行为调查——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焦虑、抑郁情绪与 A-B 型人格类型相关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8,5(28):251-253
[3] 裘佳佳,胡雁.关于同辈支持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7(19):1748-1750.
作者:陈佳钰 胡鑫
审稿:唐汉瑛